深度:杜兰特跟腱痊愈揭秘 三因素挽救KD职业生涯
来源:先飞体育日期:2021-02-06 15:59浏览:357开季至今,布鲁克林篮网成为了联盟中制造新闻最多的队伍,而在篮网队中,凯文-杜兰特的表现更是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。
一组数据显示,赛季前17场球,杜兰特场均拿到30.8分7.5篮板5.2助攻,命中率53.3%。如此强悍的输出,用出色来形容绝对不够。事实上,这组数据已远超出KD的生涯平均水平,甚至可以和KD生涯唯一的常规赛MVP赛季相媲美了。
但谁能想到,就在两年前的总决赛,当杜兰特在总决赛跟腱二度受伤,当他确诊为跟腱断裂被迫只能接受手术的时候,外界是何等的悲观。
一方面,在NBA历史上,从跟腱大伤中痊愈的球员少之又少。而另一方面,杜兰特已年过30,对于一名篮球运动员来说,在而立之年有此大劫,无异于对职业生涯毁灭性的打击。
跟腱,作为人体最坚韧的肌腱,长约15cm,但正是这短短十几公分的“构件”,却承担着将小腿肌肉力量传导至足部的重要作用,一个人能直立、站稳,能跑、能跳,都离不开跟腱。而对于靠跑跳为生的篮球运动员来说,跟腱的作用自然无需赘言了。
过去十几年,大部分球员在跟腱断裂后,往往手术都能取得成功,但手术成功,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,接下来漫长的康复之路才是最折磨人、也最难应付的过程。
曾有医学专家给出过完整的跟腱康复方案,其中包括的具体环节竟然多达30几项。此前,大部分NBA球员从跟腱伤情中康复,基本上都要花费1年时间。具体到最近的几个案例。现役湖人球员韦斯利-马修斯复出用了222天,科比花了240天,而德马库斯-考辛斯回归时间甚至超出了一年……
当然,所谓的康复,也只是身体层面的,大部分球员在跟腱受伤后,状态往往会大打折扣。上世纪90年代,“微笑刺客”托马斯、帕特里克-尤因巨星就曾接连被跟腱伤势击倒,并且再也没有回到巅峰。进入2000年代,比卢普斯、埃尔顿-布兰德这些红极一时的球员,也被“阿喀琉斯之踵”的魔咒附身,相继退役。
人们最为熟悉的,还是科比-布莱恩特的例子。2012-13赛季,为了一张季后赛门票,科比在一场湖人与勇士的比赛中“浴血奋战”,但却终因多年征战、积劳成疾,跟腱完全断裂。在受伤前,科比仍是场均27.3分,联盟前5的超级得分手,可在受伤后,他的战斗力以直线下滑,终在三年后饮恨告别了篮球场。
唯一在跟腱断裂后重回巅峰的,只有多米尼克-威尔金斯一人。在伤愈后的第一季,“人类电影精华”场均依然可以轰出29.9分7篮板的数据,接下来,威尔金斯又贡献了一个场均26分的赛季,但是论进攻端的爆炸力,论防守端的统治力,即便身体素质强如威尔金斯也难以长久维系。
于是,当两年前,杜兰特跟腱断裂倒下的时候,多数人对他的悲观预期,也自然可以理解了。
但本赛季开打后,KD的表现却让整个篮球世界感到震惊,在球场上,KD依然能打出漂亮的数据,且举手投足之间没有任何顿挫感。在某些常规时段,KD偶尔也会用划水节省体能。可一旦比赛到了最要劲儿的时刻,他仍旧是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“死神”,他不会顾虑自己的出场时间,甚至也某些加时鏖战的夜晚,狂飙40分钟以上都不在话下。
于是,很多人不禁要问,究竟,是什么灵丹妙药,让KD从跟腱断裂中痊愈?而回看KD过去一年多的恢复历程,其中的确暗藏了不少有趣的线索。
首先,作为一名右手球员,惯用的中轴脚往往是左脚,因此,左脚的跟腱吃力要更多,也更容易受伤,且更难康复。科比、布兰德、比卢普斯等人当年就是不幸左脚中招,并就此开启生涯的坠落期。可不幸中的万幸,KD的伤处却在右脚,这一点,与当年的威尔金斯相同。
其次,生涯初期的杜兰特,在招牌跳投时往往非常强调跳跃高度,但是,从2014年开始,KD逐渐修正了自己的姿势,有意将起跳高度拉低。而在勇士时期,KD又在技能包中加入了更多无球启动的套路,减少了运球、变向的频次,这两点,都让他的打法更加低能耗,也进一步延长了他的运动寿命,让他在伤愈后的影响被降到最低。
当然,杜兰特的这次痊愈,最大的功劳还是来自他的医疗和康复团队。据一些内部人士得到的消息,这次KD的手术和康复过程,采用了当下最为先进的技术和理念。
常规操作中,虽然可以用牢固的缝线将跟腱断端缝合,但不代表断裂的跟腱一定会愈合。此前,缝线出现疲劳性断裂,手术失败的事例也曾发生过。可这次,KD所采用的,是全新的缝合技术和缝合材料,由此极大降低了断线的可能性,也避免了恢复初期伤情复发的风险。另外,最新的康复方案中,KD的医疗团队将保护靴穿戴的时间适当缩短了,这一点,也避免了KD伤处明显的肌肉萎缩,而这些,都为KD后来漫长的恢复期打下了一个好底子。
更值得庆幸的是,杜兰特的伤愈爆发并非孤例,赛季打到现在,火箭的沃尔也在经历了同类型的重伤后痊愈,并且同样在球场上用扎实的数据回应了质疑。
不过,现阶段,对于杜兰特等球员,队伍依然在进行严密的监控,依然在根据赛程密度随时为他们的轮休开绿灯。此外,赛季只打了不到三分之一,跟腱大伤是否真的被战胜,恐怕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撑,还需要一段更持久的观望。(波洛)